打响全球管理教育的“中国品牌”
穿越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,在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历程中,历史总会铭记这样一个重要时刻:在1994年11月8日这天,由中国政府和欧盟联合创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正式成立。
随着改革开放大幕拉开,市场经济大潮涌动,大大小小的企业如百舸争流、千帆竞发。如火如荼中,一大短板成为发展的制约,那就是现代管理教育严重滞后,现代化管理人才奇缺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立,犹如一粒种子破土而出,焕发全新的生机与希望。
此后三十年间,从一地办学到拥有全球三洲五地校园,从依靠访问教授到打造出一支名师荟萃的全职教授队伍,从四处开拓市场不懈奔走到商界精英慕名而来,从传播西方管理经典到创造中国管理新知,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全球……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的鼎力支持下,在双方办学单位——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(EFMD)的紧密合作下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步步闯出一条扎根中国的国际化发展之路,逐步形成了“中国深度,全球广度”的独特办学定位,取得了令全球管理教育界瞩目的成就,在中国经济腾飞和全球交融发展宏图中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开创先河,探索独特成长道路
万里江河有源,千尺大树有根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故事,也有一个不平凡的开始。
上世纪80年代,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体制的放活激发了各类企业的活力,市场机遇俯拾皆是,迫切需要大量熟悉市场规律的企业家和管理者,时代呼唤现代管理教育的普及和突破。
在中国现代管理教育史上,1984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年份,教育部同意国内四所高校率先恢复设立经济、管理学院。中欧管理项目开学(后更名为“中国-欧洲管理中心”,即CEMI),由欧方聘请国外专家和教授来华授课,为中国大陆培养了一批第一代MBA学生。
进入20世纪90年代,东海之滨的上海,浦东开发开放气势如虹,经济活力迅速释放,国际往来加速升温,对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,在沪开办一所“国际化商学院”成为各方期盼。
然而,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教育法律、政策体系都有冲突,这一构想曾几度濒临难产。在中央及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,当时的欧共体、国家外经贸部、国家教委、上海市政府携手努力,各方秉持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,最终让这一构想得以落地。
1994年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落地上海。
中欧的成立,经历了百转千回,但前面还有千难万险。
中欧选择走市场化道路,这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。彼时,国内现代管理教育市场尚处于培育期,学院创立伊始还没有知名度,中欧的学费虽只能覆盖一半成本,但对市场而言已是“天价”,招生非常困难。困境中,中欧放下一切包袱,像创业公司一样去开拓市场,员工每天坚持不懈四处拜访公司,回来还要提交客户访问报告,建立客户数据库,学院领导也不辞辛劳地拜访一家又一家公司……中外员工倾尽心血和汗水,逐渐培育了市场,慢慢站稳了脚跟。
中欧成立之初,没有自己的校园,只能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“借窝生蛋”,全体师生克服教学、办公、住宿场地紧缺和交通难题,推动新生的中欧发芽抽条、枝繁叶茂。
更大的挑战在办学上。以MBA为例,20世纪90年代国家便成立了MBA教育指导委员会,推行全国MBA招生联考,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。而中欧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:一切以学生的管理需求为导向,设立了注重面试的独立招生体系和国际化的教学模块,以实习报告和小组咨询的方式替代研究性的论文。
市场是检验产品的金标准。在学历尚未获得国家认可的情况下,中欧凭借苦功夫和硬实力,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。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将中欧的创立称为“改变中国商业史的20个关键时刻”之一。1999年,中欧MBA课程在《亚洲企业》杂志评选中进入亚太地区第17位。2000年,中欧MBA课程又在《亚洲周刊》评选中杀入第14位,EMBA课程进入前10位。
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百倍努力,最终在前进道路上浇筑出一个重要里程碑。2002年1月8日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颁发本院MBA学位。
三十年春风化雨,三十年追梦前行。中欧一路走来,创造了多个中国管理教育界的“第一”:第一个开设全日制全英文教学MBA课程;第一个开设EMBA课程;第一个组织自己的入学笔试;第一个与海外商学院建立学生交换项目;第一个签约引进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;第一个设立由企业赞助的教席;第一个颁发本院的学位证书……一项项大胆创新,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,也为中国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苦练内功,“三大法宝”支撑“中国深度,全球广度”
春华秋实、教泽流长。从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大胆构想,到一颗全球管理教育领域的璀璨明星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走过了欧美商学院百年的发展历程。作为中国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大胆尝试、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,中欧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其“中国深度,全球广度”的定位。
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看来,学院发展定位的巩固和加强,源于“三大法宝”。
第一大法宝,是国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作为“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”,中欧深谙管理之道,董事会在第二个5年就提出,要提升学院知名度。这与领军企业的成功之道不谋而合。学院聘请曾在顶尖商学院任职的资深人士加盟,并将争取国际权威排名和认证作为发力点。
在成立五年之际,中欧即着手准备参加国际权威的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商学院排名,2000年开始向《金融时报》提供相关报告。2001年,中欧EMBA课程首次跻身《金融时报》全球50强,位列第29位。到2002年,MBA、EMBA和高层经理培训三大课程全面进入世界百强。2009年,中欧进入全球MBA排行榜第八位,成为亚洲首家闯入世界前十的商学院,并成为中国内地最早获得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(EQUIS)和国际商学院联合会(AACSB)双认证的商学院之一。2019年,中欧迎来史无前例的创举,MBA、Global EMBA双双跻身全球前五,这一成就在全球商学院中凤毛麟角……
走过30年历程,在国际权威排名的英国《金融时报》2024年全球EMBA课程榜单中,中欧荣列全球第一,创下中国内地商学院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。在此之前,中欧在《金融时报》全球MBA百强榜单中已连续八年稳居全亚洲第一,在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连续四年位居前二,打造出一张闪亮的“中国品牌”。
第二大法宝,是一流的师资队伍。
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建伊始,学院领导层就深刻意识到,一流商学院的本质是一流的师资队伍。多少年来,国内外商学院为了争取一流教授的加盟,散尽千金、绞尽脑汁。中欧要打造一流商学院,同样必须闯过这一关。
中欧从CEMI时期积累的教授资源起步,从吸引访问教授开始,再从中筛选充实全职教授队伍,逐步丰富完善教职队伍。
人们难以想象,中欧对教授招聘要求有多严。必须具有国际知名学府经济或管理领域博士学位,拥有在全球一流商学院执教多年的经验,并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。同时,还要在相关领域从事过多年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。
学院曾梳理全球排名前50商学院的教授,逐一联系,不放过一丝希望。短短30年时间,中欧从“借鸡生蛋”到“筑巢引凤”再到“蓬勃发展”,如今名师荟萃、群星璀璨,已建成一支由120多位全球知名学者组成的世界级教授队伍,他们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,98%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。在全球商学院排名中,中欧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连续多年位居前十。
走过30年历程,中欧的教授们博闻善教、扎根中国,将世界最前沿的管理思想与中国管理实践相融合,具有卓越的学术影响力。目前,中欧全职教授已出版了300多本书籍和专著,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400多篇论文。在爱思唯尔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榜单的商业经管领域,中欧上榜人数连续10年位居国内各院校之首。
中欧教授的思想智慧和师者风范,是许多学生选择中欧的不二理由,也是中欧能够培育出众多优秀管理人才的秘诀所在。他们中,有中国经济改革的参与者,有学贯中西的经济学者,有理论功底深厚兼备实战经验的金融学者和管理学者。在教学上,他们擅长化深奥为浅显,化枯燥为生动;他们擅长运用案例教学、实境教学,传授如何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;他们擅长融合中国与世界的商业实践,帮助学生站得更高、看得更远;他们积极传播“商业向善”的价值观,帮助学生从一名管理者成长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。
第三大法宝,是优秀的企业家校友。
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有着艰辛感人的创业史,中欧校友与学院的关系,也是相遇相知、携手相伴、共同成长。历任学院领导关心校友成长,躬身支持校友组织发展。学院与校友对价值观的认同,让彼此始终双向奔赴。
走过30年历程,中欧桃李遍天下。3万多名校友分布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,持续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商业文明进步。
中欧校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。在全球各大商业榜单上,中欧校友人数平均占比每年都在10%左右,一批校友个人或企业常年位列《财富》《福布斯》等权威媒体榜单。2024年,中欧校友在1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担任董事局主席、董事长或总裁等职位,447位校友在国内411家上市企业中担任创始人、董事长、总裁或总经理。
中欧校友是推动中国与欧洲和世界交流合作的纽带。无论身在国内还是海外,中欧校友一直为中国与世界增进交流合作而发光发热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在欧洲,就有近100家中欧校友企业投资,投资额超过182亿欧元,为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合作贡献良多。
中欧校友是时代所需的负责任的领导者。中欧倡导学生树立高于商业成功的追求,“负责任的领导者”是中欧校友的鲜明标签。他们风雨同舟、奉献爱心、勇担责任,用实际行动践行中欧精神,为中欧人的责任与担当写下生动注脚,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影响力无远弗届。
中欧校友也是母校建设发展的坚定支持者。商学院单纯依赖学费难以支撑长远发展,2005年,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,创立教席基金等捐赠项目,吸引校友以各种方式回馈母校。2022年,中欧在国内商学院中率先推出月捐计划。2年来,共收到20000多人次捐赠。中欧校友个人捐赠参与率超过10%,体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一片真情,有力保障了中欧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
守正创新,打造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
时代是出题者,管理教育总在回答企业发展和管理之问。每个时代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,商学院也要因时因势加以解答。
当前,数字化、全球化和复杂多变的局势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,给管理知识创造与创新和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对新时代的考题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仍然要以“认真、创新、追求卓越”的态度作答,加快管理教育范式转型和模式创新。
正如中欧学生熟悉的一句常谈“未来的答案,不在过去的成功里”,相比过往成就,中欧院长汪泓和欧方院长杜道明(Dominique Turpin)一直在思考管理教育的变革和中欧的明天,关心如何迎接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,不断与时俱进和自我超越,引领全球商学院的前进潮流。
杜道明认为,商业问题日益同社会、技术、地缘政治及环境挑战息息相关,众多商学院必须积极检视自身的教育模式,采取行动响应市场需求,反思服务商业发展的初衷,并重塑目标。要打造专业领域,更新课程内容,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变革,并加快行动进程。
在汪泓看来,商学院教育作为国家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,必须践行新使命,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之中,主动融入超前识变、积极应变、主动求变的时代之中,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,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竞争之中,主动融入全球商学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中,加快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,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智库影响力,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。
近几年,中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,努力促进跨学科研究,通过打通各学科的边界,在中国与世界、ESG、AI与企业管理以及卓越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,形成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咨询价值的研究成果。同时,中欧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,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、有效性,从而持续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企业领导者。
站在建院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,汪泓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构想。
中欧“三十而立”,更要初心不移。中欧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,打造前沿思想的发源地、优秀案例的集聚地、传播中国商业实践的主阵地,大力建设思想库和案例库,树立全球商学院教育的新标杆。
中欧“三十而立”,更要彰显特色。中欧要充分发扬“合”文化,倡导全球化发展理念,为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交融发展搭建平台;要强化“中国深度,全球广度”特色,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;要践行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,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商界领导者;要不断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的对接,加强新商科建设;要继续推进“八大战略”,提升学院的品牌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。
中欧“三十而立”,更要“三十而励”。中欧将全面构建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运行体系,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,建设“2+4+X”跨学科研究高地,稳固“全球管理教育第一阵营”的地位,培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,全力赋能校友。
所有过往,皆为序章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不负期待,继续在管理教育领域领风气之先,续写光荣与梦想,不断创造新的历史,打响世界瞩目的“中国品牌”。
来源 | 《文汇报》